• 网站首页Portal
  • 老区简介
  • 机构简介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开
  • 调查研究
  • 工作交流
  • 红色记忆
  • 老区人物
  • 老区风光
  • 站内检索:

    焦作市革命老区工作会议典型材料之三——集体经济不断发展 农村活力进一步增

    2014-9-2 11:17| 发布者: laoquw| 查看: 2817| 评论: 0

    摘要: 我们上河村位于孟州市槐树乡西部,是一个革命老区村,耕地面积670余亩,3个村民小组,138户,490人,党员36名,201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2002年以来,上河村两委苦干实干,为群众致富奔小康出谋划策,大幅 ...

    我们上河村位于孟州市槐树乡西部,是一个革命老区村,耕地面积670余亩,3个村民小组,138户,490人,党员36名,201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2002年以来,上河村两委苦干实干,为群众致富奔小康出谋划策,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把一个昔日有名的贫困村变成文明富裕村,先后被授予焦作市老区建设先进集体、孟州市先进党支部等荣誉。

    一、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新思路

    战争年代,上河村人民群众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支援前线,为战争需要和革命活动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作出了很大贡献。解放后,由于上河村地处偏远,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群众生活一直比较贫困。改革开放以来,村两委始终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努力做到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发展,共同致富。为了转变思想,开阔思路,我们先后3次带领村两委和致富能人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学习取经,并注意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在促进发展上形成共识。逐渐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具有本村特色的发展之路。

    二、上河村发展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

    我村现有5家中小型企业集体经济收入每年113万元。在全乡第一个实现整村土地流转,村民在享受土地租金收入的同时,还能到企业打工或自己创业,我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1.5万元。

    1、整理废旧土地,增加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我们上河村属于孟州岭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当时是村穷民贫,集体经济一无所有。集体没有资产,没有土地,没有资金,面对这一穷二白的状况,群众心散,我们班子心急。我们下定决心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怎么改?我们首先把目光盯在村里自有的资源和潜力上。当时不少村民因划出新宅基地或其他原因,不少老宅基地处于空闲荒废状态。我们觉得这些闲置荒废的土地可以派上用场。2002年经班子成员、群众代表多次讨论,我们将村里的47处旧宅基地和一家一户所有的荒沟、荒坡通过一定形式收归集体,统一平整治理出70余亩废弃地。然后强化村集体对土地资源的统筹管理,把本村集体资产资源对外发布,利用这些土地对外招商引资,筹建了3个页岩砖厂,吸引本村及外来务工人员100余人就业,每年集体收入46万元,为我们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开了个头。

    2、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我们村虽地处偏远,相对闭塞,但也有一定的地域优势,那就是地处丘陵地区,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种植苹果。我村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富民政策,充分利用土地,着力调整农业结构,不断更新品种,提高产量和产品档次,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带领农户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我们还成立了民丰果蔬专业合作社,将村民手中的土地流转给专业合作社运作,再由专业合作社流转给淼雨果蔬公司发展苹果种植,每年的土地流转金达60余万元,村民在流转土地得到一份收入的基础上,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村民纷纷进行创业和再就业,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仅仅土地流转资金就达到65万元,其中集体通过专业合作社的运作,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近20万元。

    3、筑巢引凤,大胆引进企业入驻。在孟州市委、市政府及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多方努力下,我们通过多方努力争取,成功引进了孟州市淼雨果蔬业有限公司,并于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该公司总投资1.4亿元,占地80余亩,年加工鲜果14万吨,生产浓缩果汁2万吨,总产值达3亿元,实现利税3000万元,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成为槐树乡第一大规模工业企业。集体经济也在土地承包运作后,每年得到12万元的收入。

    2013年,孟州市在槐树乡西南部紧邻洛阳石化公司附近,规划上报了3.97平方公里的石化产业园,并得到省政府的批准,上升为省级战略。上河村也在规划范围内,村双委班子抢抓机遇,积极向上争取,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石化园区首批入驻的三个超亿元项目落户上河村,三家企业占用上河村土地97亩。目前,上河村几乎全部村民依靠村内企业全部转型了二、三产业,成了槐树乡数一数二的“小康村”。村集体经济也通过招商引资,土地承租等运作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近15万元。

    4、精打细算,点滴收集,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我们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始终精打细算,努力做到点滴收集,聚沙成塔。这主要是对村里的一些零散的荒沟、荒坡,荒地,水面等进行整理,充分利用上河村位于孟州、济源、吉利三地黄金交接处的区位优势招商引资,分别对内和对外承包出租,让农民利用这些小块土地资源,开发一些适合小型经营的三产服务业。这一块收入每年也有20万元左右。

    三、集体经济的发展使上河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集体经济发展了,集体有钱了,我们就有能力投资,就能为村里解决许多基础设施建设,就能更有效的为村民服务,让农民得到更大的实惠。近年来,村里利用集体经济积累的能力和上级的扶持资金,加大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先后投入500余万元,为村里打了3眼配套的深水井,铺设管道2000米,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难题;硬化了2.4公里的道路,栽植了5000多棵绿化树木,安装了路灯,并且配套修建排水渠道5000米,不仅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题,而且改善了村容村貌;新建了提灌站1处,进一步解决了旱地灌溉问题;新建了25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一座,配齐了党员活动室、计生服务室、图书阅览室、远程教育室等,解决了农村文化娱乐难题;建立了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村内垃圾集中收集、集中处理,彻底根治环境卫生脏、乱、差局面,使村庄面貌有一个很大的改观;重视村风民风整治工作,经常性的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孝亲敬老”、“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树立时代新风,弘扬传统美德,实现了村庄社会风貌的根本好转,目前,村内一心做生意谋发展的人多了,也没有人打麻将赌博,也没有人偷窃、打架寻衅滋事,民风淳朴,邻里和谐,干群关系融洽,村民共享富裕安康的幸福生活。

    四、下步打算

       今后工作中我们计划:集体经济发展要和当地实际相结合,加强集体资产的管理与搞活经营相结合,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相结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用创新化解困难,用发展解决问题。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走综合开发之路;二是注重培养和发挥“经济能人”的带动效应;三是大胆尝试,把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四是强化村集体对土地资源的统筹管理。通过这些想法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

    返回顶部